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世界快看:让失传的绞胎瓷重现芳华
来源: 中工网      时间:2023-06-29 13:59:59


(资料图)

当闪烁的灯光在瓷器内部亮起,镂空镌刻在绞胎瓷瓷身上的太极小人和焦作云台山红石峡的瀑布流水,携着北宋时期“铜色如朱白如玉”的盛世风华一同复活,扑面而来。

“这是我最新的作品‘云上太极’。绞胎瓷已经走向世界,手艺不会再失传,我已经满足了。”伴着6月的骄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河南省劳动模范、中原大工匠柴战柱说起绞胎瓷,笑得一脸满足。痴心30年不改传承初心,柴战柱用极致的工匠精神,将失传800年的绞胎瓷工艺复活,重现芳华。

“表里如一,一胎一面,纯手工制作”的绞胎瓷在窑火兴旺的北宋曾风靡一时。因岁月变迁,制作手艺逐渐湮没在时间洪流中,只剩下焦作市修武县当阳峪瓷窑旧址中的斑斑碎片,一窥当年的繁华。20世纪80年代,对瓷器烧制手艺极感兴趣的柴战柱到景德镇拜师学艺,此后又师从王友洲等人学习绞胎瓷烧制技艺。

与其他瓷器不同,绞胎瓷是用当阳峪特有的高岭土“编”出来的。此后10多年时间里,柴战柱完全沉浸在绞胎瓷的世界,潜心研究。无数个夜里,当别人睡了他还在跟瓷泥、窑火做伴。慢慢地,绞胎瓷羽毛纹、菊花纹、席编纹、自然纹等纹理的基本技法被他摸索出来,困扰他的温度曲线、釉色等问题也逐渐被破解,泥料配方、釉料配方、手工编花、造型设计、温度曲线烧制等72道工序被完整复原。2002年4月,他成功烧制出第一窑绞胎瓷,恢复古代烧制技艺的同时填补了当代我国瓷器生产的一项空白。

此后,柴战柱的创作更加如鱼得水,不断创新。他把现代美学设计融入传统工艺,在造型、釉彩、烧制工艺等方面进行创新,使绞胎瓷获得了更大的艺术表现力。作品《瓷韵》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金奖。作品《硕果》获得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还被编入了九年义务教育美术教材。他创立的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已拥有国家专利150多项,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证明商标”。40多件作品分别入藏英国珍宝博物馆、加拿大博物馆等30个博物馆,让世界通过绞胎瓷看到更多中国美。

不仅如此,柴战柱还把艺术绞胎瓷发展成新兴的文化产业,让传统工艺走进现代人的生活。在他的带动下,目前当阳峪已经拥有瓷企业50家,形成了产业群落,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美丽乡村,近30亿元的绞胎瓷产业园项目正在陆续投资建设中。修武县被认定为“中国绞胎瓷之都”,当阳峪绞胎瓷商标成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河南工人日报记者 李萧伶 文/图)

标签:

X 关闭

辽宁大连17个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时间·2022-03-31    来源·

X 关闭